秉持著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,善待土地,才能有好的農作收成。」的觀念,花蓮縣長徐榛蔚悠悠地說,「人是一個小宇宙,地球是一個大宇宙。所以地球好,人才會好,環境好,人才會好。」這也是為什麼花蓮的食農教育以「有機」為發展核心的關係。
土地健康,農作健康,人就健康
「看一個城市的環境好不好,植物生長的狀況就是指標,當植物快樂,人也會快樂。」徐榛蔚認為在施作農作物的時候,過程中如果可以善待土地,就會種出健康的農作,若是在種植的過程中,使用任何化學藥劑作為農法,被土地、農作物吸收過後,最後的生物鏈還是回到人體裡面,也正是因為如此,花蓮在有機農法的推廣上面花了不少心力。
在農民心中,種下善因
花蓮目前坐擁2715公頃的有機農田,也是全台灣第一的有機農田面積,除了地理位置先天的優勢所帶來的豐富農物產資源以外,其實要推動有機這件事情並不簡單,而花蓮選擇從說服農民開始。有機農法講求天然、善待土地等原則,以農作物大規模經濟的角度來考量,產量與產值之間有著絕對的關係,而有機農法種植出來的產量少以外,在種植過程中其實相當不容易維持。
「要讓農民自己先相信。」花蓮縣政府農業處處長吳昆儒說,若說有機農作法這麼不好推,為什麼花蓮有辦法做到全國第一大的種植面積,主要是因為花蓮在推行的過程中不斷地與農民做溝通,希望農民可以理解,用有機農作法善待這塊土地所種植出來的農作物,遠比傳統施作農業來的健康很多,而這份健康最終也會回饋到自己身上,甚至是花蓮孩子的身上。
有機,從學童營養午餐吃起
既然花蓮擁有豐富的有機農產業,讓孩子吃得到有機這件事情,自然就變成了營養午餐的目標之一。
從2015年開始,花蓮縣就開始執行每週1日的有機蔬菜日,從這項政策實施至今,全縣共計約有27000名國中小學童受惠,雖然看似不多的人數,實質上也是吃掉了381公噸的有機蔬菜,這其中花蓮縣府負擔的金額就高達2870萬。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執行「有機米月」,每個學期每位學童都可以吃到整整一個月的有機米,每年受惠的中小學童數也高達24000人。
食農教育,也是環境教育
2011年,《環境教育法》正式實施,而環境與食農教育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,花蓮的食農教育進入校園起步得早,也與此有關。
「食農在一般的課程裡面都有,生活課、自然課都有。」花蓮縣新城鄉北埔國民小學謝美慧教務主任說,由於北埔國小是前導小學,因此從106學年度開始,低年級就開始有食農課程的導入,最早期是在校園的體育館旁設置種植農地,但謝美慧認為距離太遠,孩子接觸這些東西應該是在視線範圍內,這才有真正貼近的實質意義,也因此,北埔國小的教室目前幾乎可說是開門即見農田。
別小看校園花台的實用性
對於許多空間有限制的學校來說,可能會認為校園農田的設置,需要大筆的經費以及充足的空間場域才有辦法做到,但其實有一個地方每所學校都有卻常被忽略,那就是「花台」。
位於花蓮縣吉安鄉、阿美族部落學區的化仁國小,全校僅12班,加上幼兒園全校僅有320位學童。2015年,化仁國小從野菜社團開始發展食育,由老師帶領種植部落的傳統野菜,讓孩子在了解飲食文化過程中認識食材。直至2018年,農委會開始投入食農教育的推廣經費,有了經費後,再導入自然領域課程與參觀食農場域,從此化仁國小不只是學生樂於學習,老師也培養出教學興趣,開始自發性想要結合更多食農課程,而當老師有心時,教學變得更有趣。
「老師要有自發性願意做,才可能有機會成功。」花蓮縣立化仁國小校長古淑珍說,發現老師們逐漸開始有這份教學的心之後,提出一個點子:善用觀賞期後閒置的花台作為小型的食農場域。離學生又近,對老師來說也好教學,從此花台開始有了蔬菜、香辛料等豐富樣貌。
憑藉穩紮穩打,拿下農業與環境冠軍
根據2021《食力》食育力城市大調查顯示,花蓮縣在各項農業指標中發展平衡以外,名次也都相當不錯,分別是「全台開放參觀、採摘,含市民農園的耕地面積比例」第3名、「有機農業種植面積/農地面積」第2名等。而這樣的結果也回扣到了徐榛蔚所說的,要先有好的環境才有健康的農作物與人民。
環境是全人類都該關心的事
「食育,是全人類應該做的事情,因為它關乎身體健康。」徐榛蔚笑著說,小時候食育教育做得好,長大後健保自然也就用得少,而這就是強種、強根的概念。全台各縣市的地域環境條件皆不同,但並不表示食育推廣因此而好做或不好做,花蓮最大的強項在於土地豐饒,自然物種樣態豐富,其實各縣市在推行的時候只要專注自己的條件發展,就如同花蓮遵循自然的法則,從農民到學童學著與這塊土地共生,從環境去創造善的循環。
花蓮縣長徐榛蔚的食育未來:
對於未來,應該要順應天地,道法自然,永續環境,返璞歸真,秉持著這樣的原則,善待土地,回歸自然,逐步地慢慢往前走,朝向零碳排以及環境永續的目標邁進。